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聆听高雅 | 来自松花江上的历史回响

发布时间:2025-09-18来源:宣传统战部(党委教师工作部)

松花江,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河流,被多个城市誉为“母亲河”,承载着东北地区生态、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多重使命,同时也是抗日战争中民族苦痛经历的历史见证。本期聆听高雅节目,由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樊右伟为大家讲述作品《松花江上》。这是一首承载着民族伤痛与抗争精神的经典歌曲。它诞生于1936年,由时任西安二中的教师张寒晖创作。歌曲以其深沉的悲怆感和磅礴的爱国情怀,成为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具震撼力的作品之一。

《松花江上》的感染力源于其真挚的情感。悲怆的旋律与呐喊式的歌词相融合,唱出了流亡者背井离乡的哀痛与对故土的刻骨思念。这种情感的力量跨越时代,更是跨越时空的共鸣,提醒着我们勿忘民族曾经的苦难。

在刚刚过去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当《松花江上》的旋律作为暖场歌曲的第一首歌在天安门上空响起,学院民族声乐系学生在东北烈士纪念馆前与阅兵仪式同频共唱,亿万中国人的心被带回那片黑土地上的烽火岁月。今天我们重听《松花江上》,不仅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和平的珍视与守护。这首歌提醒我们:弱肉强食的悲剧不容重演,唯有自强不息、守望相助,才能守护家园与尊严。

《松花江上》这首歌曲超越了音乐本身,已然成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符号。它用艺术的形式凝固了历史的血泪,也展现了音乐文化在危难时刻的韧性。每一代人都应从中汲取力量——不忘来时路,不负赤子心。

来源、编审:宣传统战部(党委教师工作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