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由哈尔滨音乐学院科研处(艺术实践处)主办,声乐歌剧系、东北亚音乐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第六十九期“哈音讲坛”成功举办。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洪波教授应邀担任主讲,作题为“怎样唱好中国作品”的专题学术讲座。声乐歌剧系主任王鸿俊主持活动。

王洪波教授在讲座中指出,中国声乐作品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与独特审美价值,演唱者需超越技术层面,深入把握其文化精神、语言韵味与情感内涵,实现“技、艺、情”的融合表达。
王洪波教授结合其丰富的演唱与教学经验,通过实例分析与系统讲解,全面阐述了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核心要领。他强调语言是演唱的根基,详细讲解了汉语“咬字归韵”的技巧,并现场示范如何通过精准的声、韵、调处理实现歌词清晰圆润、韵律优美,真正做到“字正腔圆”。进而,他剖析了把握作品风格的重要性,指出演唱者应深入了解不同地域、民族作品的风土人情与文化背景,以准确捕捉其独特风格,避免“千歌一味”。王教授尤其注重情感传达,强调“声为情役”,技术应为情感服务,鼓励学生深入体会词曲意境,以歌声叙事绘景,引发观众共鸣。同时,他阐述了科学发声技术的基础作用,并演示了如何将西方美声唱法与中国声乐作品的民族特质有机融合。
讲座现场,王洪波与声乐歌剧系师生进行示范教学,针对具体作品中的吐字、情感和舞台表现等问题作一对一指导,其精准点评与有效调整获得热烈反响。
“哈音讲坛”作为哈尔滨音乐学院打造的高端学术品牌,持续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为推动学科建设与艺术实践提供重要平台。本次讲座将进一步促进学院在中国声乐作品教学、表演与研究领域的深化发展,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文字、图片来源:科研处(艺术实践处)
编审:宣传统战部(党委教师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