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哈尔滨音乐学院干部师生积极学习全会精神,反响热烈,纷纷结合自身实际,畅谈学习体会,表达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贡献新力量的坚定决心。
党委书记 雒文虎: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开启“十五五”新征程的关键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所作的报告,立意高远、思想深刻、振奋人心,展现了党中央深远的战略眼光和坚定的历史担当。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高等音乐教育指明了方向。
站在学院“十五五”规划的起跑线,我们必须紧密联系学院实际,将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学深悟透,将其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注重“向上对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在高等音乐教育的全新坐标中把握时代方位,加强顶层设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引导师生自觉担当文化使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音乐文化系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既具有深厚专业功底、又怀有坚定文化自信,勇于担当文化传承与创造使命的新时代艺术人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哈音的智慧和力量。
院长 宋飞: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受启发,倍感使命在肩。此次全会为国家未来发展锚定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能。我深刻体会到,文化繁荣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艺术院校肩负着不可替代的时代责任。
我们将把全会精神切实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一是坚守立德树人根本, 以红色旋律与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滋养学生,培养德才兼备、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艺术人才。二是聚焦艺术创新, 引导师生扎根时代,创作演奏更多展现中国气象、民族气韵的音乐精品,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奏响时代强音。三是强化内涵发展, 以高水平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支撑高质量艺术人才培养,为建设教育强国、文化强国贡献哈音的独特力量。
组织部正处级组织员兼机关党总支书记 那国光: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对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部署,强调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作为一名组织部门党务工作者,将严格履行职责、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做“讲政治、守规矩、强能力、转作风”的坚定践行者,为哈尔滨音乐学院“十五五”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纪委副书记、纪委办公室主任 初亭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擘画了美好生活新愿景,令我深受鼓舞,更感责任在肩。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将自觉扛起政治责任,坚定践行“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要坚持敬畏权力、服务师生,以严的基调深化作风与纪律建设,发扬斗争精神,坚决纠治师生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以铁纪守护校园生态,以实干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学院“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石元波: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和主要目标,这对“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开启擘画“十五五”规划新征程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新时代新征程上,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按照新使命新要求,做到“打铁还须自身硬”,以“赶考精神”共赴新的“赶考之路”,续写“以理服人”+“以乐感人”的“思政+音乐”的新乐章。
艺术学系教授 刘可祎: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艺术管理专业的专任教师,一要将非遗民歌、戏曲等传统元素融入课程体系,构建“中国声音”的教学话语;二要通过“音乐下乡”“社区美育”等实践,让高雅艺术与大众需求同频共振;三要培养更多艺术管理人才,让中国音乐的旋律,成为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温暖而有力的精神和声。
音乐学系副教授 陈龙: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所作的工作报告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充分肯定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评价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刻擘画了“十五五”时期“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的发展蓝图。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关键历史时期,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加完善的教育教学创新理念服务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哈音力量。
管弦系辅导员 胡明春: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内心倍感振奋,更深刻体会到育人使命的厚重。全会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人才强国战略,将教育、人才发展与国家发展大局紧密相连,为高校育人工作锚定了清晰方向。未来,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以音乐为桥,在思想教育中融入家国情怀的浸润,用心引导学子将艺术追求融入时代发展,为文化强国建设培育有理想、敢担当、高素质的音乐人才。
民乐系2025级硕士研究生 苏志慧:
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中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部署,我作为民乐系学生深感使命重大。全会强调的“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正是民乐传承发展的核心方向。今后我将深耕专业,以传统技法与文化内涵为基,传承中华传统音乐的精髓,让传统民乐在当代焕发活力,为筑牢文化根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贡献青春力量。
音乐学系2022级本科生 杨雅琳: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战略意义。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深感使命在肩。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努力创作出更多有温度、有力量的作品,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贡献青春力量,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奏响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青春乐章!
来源、编审:宣传统战部(党委教师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