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12月5日至6日,在飘雪时节的冰城,哈尔滨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人民音乐》杂志社、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共同主办了李西安先生纪念活动。来自中国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音乐学院等高校的师生,中央歌剧院、《人民音乐》编辑部、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纪念活动。

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宋飞、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王萃、哈尔滨音乐学院原院长杨燕迪、中国音乐学院原副院长谢大京、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原音乐总监赵仲明、李西安先生家属代表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赵冬梅等出席本次活动。哈尔滨音乐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崔志林主持活动。
活动主要包括李西安先生遗存捐赠仪式、李西安先生著作赠送仪式、李西安先生遗存展,以及李西安先生追思与学术研讨会等环节。





在开幕式上,宋飞、王萃、杨燕迪、谢大京、赵冬梅先后致辞,回顾了李西安先生德厚流光的生平,感受了李西安先生孜孜求索的奉献和进取精神、富有远见的音乐教育理念、严谨的治学态度、豁达无私的胸怀、为学为师的风范,以及对音乐和教育事业深沉的热爱与不懈追求。


赵冬梅教授代表李西安先生家属向哈尔滨音乐学院捐赠了李西安先生遗存,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代表竹岗向哈尔滨音乐学院及与会专家赠送李西安先生、赵冬梅教授合著《中国传统旋律与曲式(全四册)》,宋飞代表学院接受捐赠。

研讨会上,赵冬梅、赵仲明等诸位专家教授分别做了《跨越世纪 薪火相传——〈中国传统旋律与曲式〉系列理论丛书背后的故事》《我所认识的李西安老师》《走出时代的峡谷》《李西安对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的影响》《师者 仁者 爱者——忆李西安先生》等15篇主题报告。


短短2天里,与会人员共同追思缅怀了李西安先生的生平事迹,感怀李西安先生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在传统音乐研究、现代音乐转型、高等音乐教育改革等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立志把李西安先生的进取精神和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音乐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正当其时,展望未来,音乐教育工作者将以举办本次纪念活动为契机,赓续弘扬以李西安先生为代表的前辈们对音乐和教育事业深耕不辍、鞠躬尽瘁的精神,携手推动音乐和教育事业实现更大发展,不负党和国家以及人民对音乐与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殷切期待。

李西安先生简介:李西安,著名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1937年5月20日出生于哈尔滨(祖籍山东荣成),2020年6月4日于北京逝世,享年83岁。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任教。曾任中国音乐学院创作室主任、实验乐团团长、作曲系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和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华夏室内乐团艺术总监、《人民音乐》主编、《中国音乐》主编、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华夏室内乐团艺术总监、香港中乐团艺术顾问、新加坡华乐团咨询委员。
主要作品音乐作品有《G大调钢琴小奏鸣曲》《bb小调前奏曲与赋格》、舞剧音乐《蜜蜂与熊》、民族室内乐《婆罗门引》等;著作有《中国民族曲式》(合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论文集《走出大峡谷——李西安音乐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及其他论文多篇;主编《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现代音乐争鸣文选(1982-2003)》。主持《人民音乐》工作期间,对刊物进行全面改版,引起广泛关注。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期间,提出“在古老的传统和现代的新学科之间,构筑一个巨大发展空间”的办学方针,并主持了包括音乐工学、音乐治疗、音乐教育、艺术管理等新专业论证和学科建设。曾倡议发起并主持举办第一、二届“华夏之声”系列音乐会、首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与演唱比赛、首届中国乐器国际比赛、“呼唤诗神”世界名诗交响音乐会、“但愿人长久”中国千古名篇吟诵音乐会等大型音乐活动。主持研制音乐会用“华夏编钟”。
撰稿:图书馆 尹晗
摄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白杨、崔如许
编审:宣传统战部(党委教师工作部)